http://www.scu.edu.tw/secretry/news/news222/222-41.htm
香港高等教育,自八○年代始,有很大的改變。但其延續英制的教育政策痕跡,仍顯而易見。只不過加入了一些美國高教的理念及制度。香港的大學,在以往是完全模仿英制,故其校長稱Chancellor(吾人譯為校督),是虛位亦是名譽之稱。通常是由港督(Governor) 任之。掌管實務的主持人,則稱之為Vice- Chancellor吾人譯為副校長或校長)。由國際學術界知名學人擔任。其下設University Secretary(大學秘書長),掌管學校行政業務。Bursar(總務長),管財務,且有獨立支配預算支付權。Registrar (教務長) 司職招生,入學考試,課務安排等事項。在校務方面,決策機構則是AAPC( Administrative and Academic Planning Committee),亦似我們的校務委員會。組織成員包括副校長(Vice-Chancellor) 亦是主席、教務長、秘書長、總務長(亦是財務長)、各學院院長,Directors of Boards of Studies,講座教授(英制的Professor and Reader)。所有決策,包括聘用、升級等皆須經AAPC通過。
在學校大量擴充後,研究院另成一個獨立機構,設研究院院長。(中文大學最早的院長是故中研院院士邢慕寰教授)。院長由Vice- Chancellor指派,成員則有全校講座教授。
在經費方面,97年前,全港高等學府(港大、中大、科技大學、香港理工學院) 皆屬於大英聯邦高等學府的系統組織,故其經費皆由UPGC(University and Polytech Grants Council) 來決定。此一機構是United Kingdom(包括本土及海外殖民地) 高等教育撥款委員會,掌握所有大專院校的經費支配。每三年做一次經費支配,學校若需其他在分配款項之外的支出,就得另找資源了。這亦是為什麼在香港70(1970s) 年代後,學校教職員薪水超出英、美等地的主要原因之一。當然最主要的來源還是UPGC。
在評鑑方面,通常是在UPGC撥款前,由該機構的主席及數位委員(均為英國本土的大學校長及知名Chair Professor) 組成委員會至各校查視,與學校高層人士及各院系教授及負責人討論定之。另外各系平時每兩年都會聘請external examiner-至兩位(後者人數因專門科目而定。如英文系分文學與語言學兩門學科,哲學系有時會分哲學與宗教兩專門學科)。校外評審委員每隔兩年被邀請來校實地觀察。平時則由系方將學生所考的Paper,分上、中、下三等各抽送10%或20%寄送給校外評審委員審閱。(上、中、下分別為一級榮譽、二級、三級亦First Class Honors,Second Class Honors and Third Class Honors and Passing)。
入學學生,在80年代時,仍是各系分別由參加聯考學生中選取(聯考分A Level 或 O Level,即Advanced Level 或Ordinary Level Examination。前者又指高中四年級Upper Sixth,後者是指高中三年級Lower Sixth 學生而言。Upper Sixth 是英制中學,共七年。Lower Sixth 是中制中學,共六年)。港大以前只收Upper Sixth 學生,中大則兩者全收。但都有特定條件。中大在文科方面,學生考七個Subjects(中、英、數、理、化、歷史、地理),每科分數不得低於C,中文及英文都必須在B或以上。如中文系則要求中文會考成績為A,英文系則要英文會考成績為A,始能錄取。在80年代後期,90年代始,由於官費學校突然由兩所增至七所後,學生的錄取成績大為放寬(與台灣很相似)。而錄取標準(指科目成績而言),亦從「由系來決定」改為「由學院來決定」。在專業素質方面又比從前差了。至於是否保留榮譽等級制,就不得而知了。
通常如英制的Honor’s System 分First Class Honors(一班只有一位即該一科—英文或國文—一年只有一位),Second Class Honors Upper 及Lower;3rd Class Honors;還有Passing。這是指畢業生而言。每人在三年或四年的修業過程中,選考五個Papers (港大以前是七個Papers)及一門副科(minor) paper。然後以平均成績來定優劣。不過First Class Honors 不能有任何一科(Subject) 的成績在B以下。
有關書籍方面,我建議下面幾本書:
‧ Higher Learning,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, 1986(作者:Derek Bok).
‧ University and the Future of America, Duke University Press, 1990(作者:Derek Bok).
‧ Universities in the Marketplace: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,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, 2003(作者:Derek Bok).
‧ In Defense of Elitism, N. Y.: Andson Books, 1994(作者:William A. Henry III)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