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3月23日

60載婚姻嘗盡痛苦《 楊憲益與戴乃迭 》無怨無悔 《香港經濟日報》C20 影視樂版

http://www.voy.com/165839/2/60.html
Date Posted: Thu, Dec 11 2003, 17:01:22
Author: Louie
Subject: 60載婚姻嘗盡痛苦《 楊憲益與戴乃迭 》無怨無悔

60載婚姻嘗盡痛苦《 楊憲益與戴乃迭 》無怨無悔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大時代下的愛情故事往往淒楚動人,中國著名繙譯家楊憲益與戴乃迭夫婦的經歷,可說比許多電影故事來得更富戲劇性。這對異國鴛鴦曾合力把《 紅樓夢 》、《 魯迅選集 》等作品譯成英文,著力把中國文化介紹到西方。兩人由 30 年代在英國邂逅相戀開始,一起走的路就一點都不容易:婚事遭雙方家長強烈反對,及後在中國經歷了抗戰、文革的苦難及喪子的悲痛。晚年的戴乃迭患上老人癡呆,太太死後,楊憲益就終日以酒為伴,在錄影帶中尋找愛侶的音容笑貌。

香港電台第 2 輯的《 放眼天下 》,選來中國中央電視台 (CCTV) 作品,向觀眾道出這對繙譯名家相濡以沫 60 載的故事。

楊憲益與戴乃迭 (Gladys Taylor) ,兩夫婦婚後 60 年間,曾合力把超過100 部中國古典及當代文學名著,如《 紅樓夢 》、《 儒林外史 》、《 史記 》、《 魯迅選集 》等作品譯成英文,可說是把中國文化介紹予西方的重要橋樑。

一臉戇直的楊憲益是天津銀行家的少爺,聰明而頑皮;美麗的戴乃迭是英國傳教士女兒,在中國北京出生,7 歲回到英國,從小就對中國留下美好印象。楊是當年首個到牛津大學修讀古拉丁文及希臘文的中國學生,而戴則是牛津大學第一個修讀漢學的英國學生。30 年代末,兩人在牛津大學認識,楊當年跟朋友創辦了一份針對華僑的抗日報紙,戴被楊的愛國熱情及文人氣質吸引,加入他在大學辦的中國學社擔任秘書。兩人相愛並訂婚,但這段異國情緣卻遭到雙方家長強烈反對。

文革兒子自殺

據楊憲益的妹妹楊敏如所說,當年女方的媽媽大力反對婚事,還詛咒兩人的下一代會自殺。可是戴乃迭還是決定嫁給楊憲益。1940 年他們回到正處於抗戰時期的重慶結婚。二人在中國中央大學教英文,因熱愛中國古典文學而醉心翻譯工作,1953 年一起加入了外文局任繙譯,把大批中國古典文學名著譯成英文,楊憲益更被聘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員,以及中國大百科全書外國文學卷希臘羅馬文學編寫組主編,中國大百科全書有 14 萬字的條目,亦是由他審定。

不過文革令夫婦二人的命運也發生了巨變。楊記得 1968 年 4 月一個晚上,當時戴已休息了,他本人則喝醉了酒,突然有兩個不速之客闖進家把他們抓走,結果身在同一監獄卻不知道對方的存在,而戴乃迭因為是外國人身份而要單獨囚禁。兩人入獄長達 4 年,但文革的苦,怎也不及兒子楊燁的死所帶來的打擊,楊燁是混血兒,在文革期間不容於社會,終於患上精神分裂自殺死亡,被戴母不幸言中。身體每況愈下的戴乃迭因而日漸衰老,及至 70 年代末兩人才重拾工作,完成繙譯《 紅樓夢 》的浩大工程,推出世上第一部完整的英譯本。與此同時,他們更開始向西方介紹中國當代文學。

看錄映帶憶老伴

後來戴乃迭患上老人癡呆,到了 1999 年 11 月 19 日,她 80 歲生日不久便與世長辭。失去老伴的楊憲益以酒為友,並經常觀看 20 年前電視台訪問他們的錄影帶,追憶從前。猶幸兩夫婦有很多朋友,戴離世後他們都經常探望楊憲益,免得他太過孤寂。

負責選片的港台電視部紀錄片組監製伍婉嫻說,此人物傳記屬於 2002 年製作,吸引她的,是大家或許看過二人繙譯的作品,但卻未必知道背後有著一個如此動人的故事。紀錄片基本上從主人翁的訪問、其女兒、孫女及友人黃苗子夫婦的回憶,重組楊戴兩夫婦的故事。其中戴乃迭在舊訪問中表現出無怨無悔,還認定她有兩個祖國 —— 英國及中國,著實教人動容。

繙譯雙劍合璧

一個中國人一個英國人,兩人都精通英語漢語,繙譯時異常合拍。戴乃迭說有時楊繙譯了第一稿,她便做英文編輯;她繙譯時,他便會做校對,她為怕自己留在中國久了,以至掌握的英語過時,偶爾也會請英國朋友閱讀原稿。 他們女兒說,爸爸做繙譯很快,有時他直接口述,媽媽便打字,在打字的過程中已把他的英文潤飾了。


原載2003-12-08《香港經濟日報》C20 影視樂版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