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3月23日

白瑞克晤舞鶴,探《餘生》【2002/12/09 聯合報】



白瑞克此次訪台,主要與《餘生》作者舞鶴見面。圖片:聯合報

白瑞克晤舞鶴,探《餘生》【羅奇/報導】
千禧年九月,小說頑童張大春「以大頭春之名」直搗「新青年」頹廢騷動次文化腹地的暢銷書《我妹妹》與《野孩子》,雙拼英譯出書Wild Kids,登上《紐約時報‧書評》版面揚名。書評家期許更多張氏代表作英譯發聲,讓英語世界讀眾見識他說故事的魅力,不忘稱道英譯者白瑞克(Michael Berry):「把狡黠的故事,說得如此優雅。」這位「中書外譯」搭橋人,自稱「譯上了癮」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語文系博士班高材生,日前抵台訪問十天,這一趟首要目的是與小說家舞鶴碰面,替英譯「為霧社抗日事件拾骨」的長篇《餘生》預做暖身。
「這不是我的作品,他譯得比我寫得更好!」讀完白瑞克Wild Kids譯稿,原作者張大春難得給了如此高評價。事實上,白瑞克原本就是「張迷」。一九九五年申請教育部獎學金來台,進師大研習一年,白瑞克立時就迷上「大說謊家」佻皮犀利的風格:「張大春的過人之處,不僅在於純熟的寫作技巧和豐富的想像力,更表現在持續不斷自我突破與創新,從科幻到俠義敘事史詩,從政治小說到文學理論,張大春挑戰讀者,同時帶給讀者驚喜。」
從《我妹妹》讀到《野孩子》,白瑞克特地到輔大旁聽「偶像」現身說法。回美國當起博士班學生,他捨棄了暑期打工或實習,心無旁鶩用英語開講「這世界上只剩下大哥、廢人和死人,早就沒有什麼青少年」的無厘頭黑色喜劇。白瑞克的立意單純:「經由翻譯,我可以幫作家接觸更多他們原本無緣接觸的讀者。」
瞄準當代中國文學與電影為研究標的,身為中文小說評論重鎮王德威門生的白瑞克,此次訪台期間,除了要與華語電影重要作品與導演接觸,更要隨舞鶴探看《餘生》的小說背景與現場,增加英譯時的理解。相較《野孩子》放恣的青少年黑話,喃喃飄忽的舞鶴體囈語是另一堵待攻克的高峰。老師王德威對小說文本的品評:「《餘生》敘述隱藏的斷層處處,隨時有意義陷落的危機。」倒像是白瑞克下山行走江湖前,耳提面命交代的「危機處理」錦囊。 【2002/12/09 聯合報】

沒有留言: